导读

钇90选择性内放射治疗(90Y-SIRT)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具有强效缩瘤、增大余肝、治疗癌栓、安全舒适的特点,成为不可切除肝肿瘤降期切除、桥接移植的新选择。准确评估钇90疗效是临床医生迫切的需求。近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联合西南医院团队发表了一篇国内首例肝细胞癌(HCC)经钇90降期切除后随访的病例报道,明确了钇90术后疗效的评估手段、评估标准和影像特点,为临床钇90疗效评估提供了经验指导。

病例介绍

患者男,35岁,因反复肝区隐痛就诊,入院检查:HBsAb(+),HBeAb(+),HBcAb(+),甲胎蛋白(AFP)175499ng/ml,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 1082 mAU/ml,HBV-DNA(-)。腹部CT:肝右叶可见一个不均匀的低密度肿块,长径约10.81cm,伴坏死;动脉期未见环形强化,门脉期无“快进快出”,门静脉癌栓形成(见图1)。入院诊断:HCC,BCLC-C期。患者因余肝体积不足(25%)而无法行肝切除手术。

图1 患者腹部CT

经MDT团队评估后,患者符合90Y-SIRT手术要求,并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不良反应。90Y-SIRT后复查结果见表1。影像随访结果见图2。90Y-SIRT术后3月,肿瘤大小缩小了31%,无强化,门脉癌栓消失。经评估,患者达到完全应答,成功降期至BCLC-A期,后接受肝后叶切除术,病理显示肿瘤大部分坏死(96%)。镜下肿瘤切缘可见残留肿瘤细胞,最大病灶直径仅为2mm,瘤周组织的毛细血管内可见微球分布(图3)。肝切除术后3月,HBA-MRI检查未见复发表现。术后8月,患者AFP、PIVKA-II水平均降至正常范围内,患者总体情况良好。

表1 钇90术后1月、2月、3月患者随访结果

展开全文

图2 钇90术后1月、2月、3月影像学随访结果

图3 肝切除术后肿瘤组织病理显示:大部分病理坏死

二、90Y-SIRT疗效评估

1、评估手段

目前临床上可用于评估90Y-SIRT术后表现的检查手段包括超声、CT、MRI和PET-CT。超声检查既经济又容易开展,但是评估肿瘤应答的价值有限。虽然PET-CT可能有助于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分层并预测结果,但它检测肝细胞癌,特别是高分化肿瘤的敏感性较低(52%)。动态增强CT也是评估治疗后肿瘤应答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与CT相比,MRI诊断肝细胞癌敏感性更高,且具有和CT相当的特异性,尤其是HBA-MRI能准确地发现<1cm的微小病变。目前主张通过CT和MRI评估90Y-SIRT后肿瘤应答情况。

2、评估标准

目前评估实体瘤应答的标准有RECIST1.1和mRECIST。RECIST1.1标准对于评估90Y-SIRT后肿瘤应答是不准确的,因为90Y-SIRT术后肿瘤病灶内出血和坏死可能导致肿瘤直径的增加。而mRECIST标准则是通过测量动脉期最大强化直径,能够更准确反映客观缓解率(ORR)。该例患者在90Y-SIRT术后3个月,CT或MRI上未发现肿瘤残余活性,因此评估为完全应答。

3、90Y-SIRT后的影像表现

90Y-SIRT后的良性影像表现包括:1、瘤周环形强化(<5mm),该表现可持续3个月,类似肉芽组织和(或)纤维假包膜2、照射后的肝实质在CT上呈I型强化表现,可能是放射诱导的静脉闭塞导致对比剂延迟流入;3、肝胆相表现为瘤周低信号,提示肝细胞功能障碍,这归因于钇90树脂微球的消融效果;4、正常肝实质边界“模糊”,这可能是由钇90树脂微球的栓塞作用引起的梗塞,它可通过动脉再通和侧枝循环逐渐恢复。

结语

钇90树脂微球在国内上市已超过1年,已为多个不可切除肝肿瘤患者实现转化切除,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青睐。准确评估钇90术后肿瘤应答,正确认识钇90术后的良性改变有利于更科学合理地制定后续治疗计划,为患者争取最大的临床获益。

参考文献

[1]Li, X., et al., Imaging evaluation following transarterial radioembolization with yttrium-90 microspheres downstag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 first case in China. Quant Imaging Med Surg, 2023. 13(4): p. 2744-275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