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介绍的是《三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关于《三体》小说三部曲,请见“三体系列”。关于天体力学模型,请见“三体问题”。

三体《三体》封面原名 地球往事I:三体 作者刘慈欣类型科幻小说语言简体中文出版信息出版机构重庆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年出版地 中国大陆媒介印刷(平装32开)页数302所获奖项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伊格诺特斯奖最佳外国长篇小说奖[*]、银河奖、星云奖最佳外国小说奖[*]、库尔德·拉斯维茨最佳外国作品奖[*]系列作品系列三体系列续作《三体II:黑暗森林》

衍生作品

三体(电影)、三体、3 体、三体

规范控制ISBN978-7-5366-9293-0OCLC271983363中文译本译者刘宇昆(英语)大森望(日语:大森望)(日语)

《三体》是中国大陆作家刘慈欣于2006年5月至12月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的一部长篇科幻小说,并于2008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本书是“三体系列”(原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续作《三体II:黑暗森林》和《三体III:死神永生》分别于2008年5月和2010年11月出版。小说于2006年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并自出版后成为中国大陆最畅销的科幻长篇小说之一[1]。

小说的英文版由刘宇昆翻译,并由Tor Books(英语:Tor Books)于2014年出版,随后获得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2014年度“星云奖”提名[2]。2015年,本作英文译本荣获雨果奖最佳小说奖,成为第一部获得该奖项的亚洲作家的作品[3]。

该书已被改编成其他媒体。 2015年,中国同名电影改编版正在制作中,但从未上映。 中国电视剧《三体》于 2023 年初上映,在当地取得了巨大成功。 Netflix英文版电视剧《三体》(3 Body Problem)于2024年3月上映。

世界观与设定[编辑]

参见:三体用语列表

小说的基本设定涉及了经典力学中的三体问题。记述生活在三体世界内不断进化与毁灭的三体人,而新一代三体人已具有超越地球文明数倍的科学水平。[4]

情节概述[编辑]

文化大革命期间,主修天体物理学的女研究生叶文洁,目睹了作为清华大学物理教授的父亲叶哲泰被红卫兵批斗而死。叶文洁受父亲牵连,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一个国家秘密工程机构。这个机构直属中共中央最高层领导,进行著一个名为“红岸工程”的绝密计划,目的是探索外星人是否存在。叶文洁作为天体物理学研究员进入基地后,偶然发现了太阳的增益反射。随后,她私下利用该原理两次向宇宙中发出了包含地球信息的电波,信息被距地球最近的三合星恒星系统半人马座α上的居民——三体人收到,从此,三体世界和地球世界建立了联系。

三体世界的生存环境极端严酷,有三个质量相差不大[注 1]的“太阳”,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这三个太阳的运动轨迹是完全不可预测的[注 2](详见三体问题)。而三体人所在的行星被这三个“太阳”的引力交互作用,导致该行星的轨道高度混沌:当行星被一个“太阳”捕获并围绕之旋转时,三体人会暂时获得一段稳定的发展期,三体人称之为“恒纪元”。当行星未能被一个“太阳”捕获,太阳升落毫无规律时,这段时期被称为“乱纪元”。为此,三体人进化出了在乱纪元来临时脱水的本能以应对危机。但这并不总是有效的,由于三个“太阳”运行无规律,当行星过于靠近“太阳”时,会因为温度过高而令其表面熔化;过于远离“太阳”时温度又会过低;更可怕的是,当行星同时靠近几个“太阳”时,会因为引力的撕扯导致星体分裂。以上几种原因促使三体文明毁灭了数百次。但尤为恐怖的是,因为相对“太阳”来说,行星的质量太小,最终会因轨道的混乱而陷入“太阳”当中,以至三体人和三体文明永远消失。对于三体人来说,宇宙移民是唯一的选择。三体社会时刻面临毁灭的危机,因而进化出了高度极权的社会体制和完全不同于地球道德文化的价值观,只有如此文明才能存延。

当人类社会和三体社会建立联系后,由一群对人类文明、破坏自然不满的人发起并成立了一个地球三体组织,旨在毁灭地球文明,迎接三体文明。历经丧亲之痛的叶文洁是该组织的精神领袖。同时,三体世界为保证顺利向地球移民,消灭地球社会和地球人类,利用“智子”技术(将单个质子从九维展开至二维并雕刻上电子线路,成为智能计算机器人)干扰人类的高能物理试验,将人类的高等科学研究锁定,使之停滞不前。三体组织也在此时暗杀全球的科学家。为招揽成员,三体组织开发了《三体》游戏。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组成联盟应付可能的危机。主人公汪淼进入了该游戏并深入到三体组织内部。汪淼联合警探史强,在多国部队协助下,于巴拿马运河伏击以纳米线陷阱割毁了三体组织的总部——“审判日”号轮船,最终击垮了三体组织。后来,多国政府在俘虏叶文洁后,通过审讯及从“审判日”号中取得的硬碟获知三体文明的详细资料。但地球科技的发展已经被“智子”锁死无法发展,而三体人的移民已经开始,450年后,三体人将降临地球,人类必须为此开始准备。[8]

主要角色[编辑]

主条目:三体系列角色列表

汪淼

本作主人公。国家科学院院士,进行纳米材料的研究。

2007年,发生了大量科学家在短期内自杀的事件,而自杀的科学家们都和一个名为“科学边界”的组织有联系,因此被邀请协助调查。自此便被卷入了一系列不寻常遭遇当中。

某天在摄影的时候目击了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幽灵倒计时”,陷入困惑的他拜访了通过“科学边界”组织认识的物理学家、同样从事纳米材料研究的申玉菲,并通过申玉菲得知了网络体感游戏“三体”的存在。汪淼进入了三体游戏中,通过不断的尝试最终通关,得到了地球三体组织聚会的资格。然后更发现了地球三体组织的统帅身份。

在从统帅口中得知关于三体文明的一些信息后,他连同警察史强,在巴拿马运河的“古筝行动”中利用纳米材料摧毁了地球三体组织的大本营——“审判日号”巨轮。

史强

退伍军人,曾在中越战争中参战。警察及反恐专家。行事粗鲁但胆大心细、不拘一格。被少将常伟思借入地球防务安全部参与常伟思主持的跨军警两界、有中情局成员等人参加的会议,和汪淼、丁仪一同调查科学家自杀的案件。

在剿灭三体组织总部行动中逮捕其统帅,但过程中受到超量核辐射,后因此患上白血病。

之后在会议上提出“古筝行动”的设想,最终在巴拿马运河上毁灭“审判日”号,协助得到三体文明与地球三体组织通讯的内容。后为治疗白血病冬眠,等待新的治疗技术出现。

叶哲泰

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叶文洁之父。

1967年文革时,叶哲泰因在基础课中加入相对论内容、传播哥本哈根解释、大爆炸理论等原因而被批斗,最后被唐红静等四名清华附中的初二女学生用皮带活活打死。

绍琳

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叶文洁之母。其父在爱因斯坦来华时是接待陪同者之一,与爱因斯坦有过一次简短交流。文革时参与揭发及批斗丈夫叶哲泰。

丈夫惨死后,绍琳看准时机和一位教育部高级干部结了婚,之后该高干升到了副部级,而绍琳则成为另一所大学的副校长。

叶文洁

清华大学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教授,2004年退休。杨冬的母亲。

真实身份是地球三体组织的幕后统帅。

1947年6月出生,天体物理学研究生。父亲叶哲泰、母亲邵琳为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有一个妹妹叶文雪(死于文革武斗)。1967年,她亲眼目睹父亲在文革批斗中被红卫兵打死。之后被下放到大兴安岭劳动,因为阅读了《寂静的春天》而被生产建设兵团《大生产报》的记者白沐霖陷害,但因其专业领域的背景而得以免于处罚,并在与杨卫宁和雷志成的斡旋下进入“红岸基地”。

在红岸基地,叶文洁得知此处正在进行一个寻找外星文明的绝密项目。1971年,她无意中发现太阳具有对电波的增益反射功能,于是她通过太阳向外太空发送了信号。此信号被三体文明的一个联络员截获并发送回信,回信内容警告地球人不要回信以免被三体人发现。该回信在1979年到达地球并被叶文洁再次获取。此时对人类已感绝望的她,渴望外星的先进文明来取代人类,于是不顾警告再次向三体文明发送信号。此举直接导致三体文明确定地球的位置并派出殖民舰队向地球进发。

在她第一次向外太空发送信号后不久与杨卫宁结婚,收到回信后怀孕并生下女儿杨冬。然而三体文明的回信被雷志成得知,为了保守秘密,她决定将雷志成暗中灭口,为了不错过杀雷志成的最佳时机,甚至杀死了自己的丈夫。两年后离开红岸基地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后来成为了地球三体组织的统帅(实际上是精神领袖,并不处理具体事务)。

在剿灭三体组织总部行动中被抓捕,最后死于红岸基地遗址。

杨卫宁

红岸基地的总工程师,叶文洁的丈夫,曾是叶文洁父亲叶哲泰的一名研究生。

1969年,将受到陷害的叶文洁救出并带到红岸基地,安排她在那里进行研究工作。后与叶文洁结婚。

1979年,雷志成发现了三体文明秘密后,叶文洁打算杀掉雷志成灭口的时候被牵连,和雷志成一同跌落崖底。

杨冬

物理学家,叶文洁和杨卫宁的女儿,丁仪的女友。1979年出生。

2007年,发现大自然并不“自然”,高级文明已经把宇宙改变得面目全非,低级文明的科技发展已经锁死,物理学不存在了。

同年,三个月后,无意间得知母亲与三体世界的秘密。

因物理学不存在了和母亲与三体世界的秘密而对生活绝望,留下“物理学从来就没有存在过”的遗书后自杀。

丁仪

物理学家,杨冬的男友,为人不修边幅,爱喝酒;但又非常有才能。曾在对球状闪电的研究中发现宏原子而闻名于世[9]。

因杨冬的死而意志消沉,并察觉到杨冬之死背后的不寻常。

后来参与了对抗地球三体组织的“古筝行动”。

雷志成

红岸基地的政委,天体物理专业出身,属于少有的知识分子政委。

对杨卫宁将叶文洁带入红岸基地持保留态度,并在红岸基地中最大限度地限制叶文洁的活动和研究范围。后来想通过利用叶文洁的研究论文当成自己的研究成果,积累在政治上往上爬的资本。

在叶文洁截留来自三体文明的回信时,他通过安装在后台的监听程序得知了叶文洁的行为,因此被叶文洁灭口。

常伟思

将军,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太空军。古筝行动的策划者,常伟思在军队中时曾是史强的领导,对史强非常信任。

申玉菲

日籍华裔物理学家,“科学边界”成员。

真实身份是地球三体组织成员,属于“拯救派(主张帮助三体文明脱离苦难)”。通过科学边界与同是研究纳米材料的汪淼认识,并引导汪淼目击“幽灵倒计时”及介绍汪淼进入三体游戏,企图借此说服汪淼停止纳米材料的研究。

后因为三体组织内部惧怕她推算出三体运动的完整数学模型,被伊文斯命令潘寒杀死。

魏成

申玉菲的丈夫,研究“三体问题”的数学天才。

潘寒

生物学家,“科学边界”著名成员之一。曾作出几个事后均成真的科学预言(根据书中的暗示,预言成真是地球三体组织的力量推动的),造成了轰动。因此其社会思想也日益具有影响力。

真实身份是地球三体组织成员,属于“降临派”(主张三体文明消灭地球文明)的激进分子。接待了通关了三体游戏的汪淼等人并带他们参加了三体组织的聚会。

因杀死申玉菲一事违反纪律,在三体组织聚会上被统帅叶文洁下令处死。

麦克·伊文斯

地球三体组织的实际缔造者。父亲是石油公司的富翁。

“物种共产主义”者。在中国西北与回大学任教后到此进行课题研究的叶文洁相识。伊文斯对人类为了私欲而不顾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深恶痛绝,因此叶文洁将有关三体文明的一切告诉他。伊文斯在证实了三体文明的存在后,以自己继承的庞大财产建立起地球三体组织,并邀请叶文洁担任地球三体组织的最高统帅。

地球三体组织降临派最高层之一

在地球三体组织中,主要由他负责和三体文明进行对话。

最终在“古筝行动”中死亡。

沙瑞山

叶文洁的学生。

在北京郊区的无线电天文观测基地工作,研究宇宙背景辐射。

曾经帮助汪淼观察到宇宙背景的闪烁。

改动[编辑]

在2006年的连载版中,故事以讲述叶文洁的经历的“疯狂年代”开篇。而在2007年发行的单行本中则以汪淼的故事开篇,“疯狂年代”作为插叙内容,在第七章开始出现,且涉及文化大革命的内容有删节。翻译版本则以中文单行本为准。

2019年出版的日文翻译版本中将“疯狂年代”作为了小说开篇部分。

相关评论[编辑]

2013年《三体》入围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初选名单,而《科幻世界》杂志副主编姚海军表示,《三体》虽然不能算作纯粹的儿童文学作品,但其中描写人类战胜邪恶外星人、追求自身梦想的过程,确有儿童文学的影子。姚海军还评论说,对孩子可能看不懂《三体》的质疑属于主观臆测,成年人不应该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10]。

在2017年1月,即将离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便在和《纽约时报》记者的访谈中提到了中国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三体》。当时奥巴马的访问是关于阅读的意义,他自言读小说的目的也仅仅是逃避现实,在繁忙的工作中换换脑子。记者追问到有些什么小说符合他说的例子,而奥巴马就回答道:“很有趣的就是最近我为了逃避现实而读了一本书,结果最后却发现那本书十分深刻。那是本科幻小说,一套三本,叫做《三体》系列。”奥巴马接著说:“《三体》实在是太有想象力了,十分有趣。故事背景十分宏大,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平时国会和我的工作都是在斤斤计较于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不是去担心外星人入侵。”[11]

获奖情况[编辑]

维基新闻中的相关报导:刘慈欣小说《三体》获雨果奖

《三体》获得2006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九届)特别奖。

《三体》获得第一届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金奖。

《三体》获得2014年度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星云奖长篇小说类提名。

《三体》获得2015年度普罗米修斯奖最佳小说提名。

《三体》获得轨迹奖科幻小说类提名。

《三体》获得约翰·W·坎贝尔纪念奖最佳科幻小说提名。

《三体》英文版由刘宇昆执笔翻译,于2015年4月16日入围美国2015年雨果奖最佳小说提名名单。2015年8月23日获得2015年雨果奖最佳小说奖。[12]

《三体》获得2020年度星云赏海外部门长篇小说奖。[13]

译本[编辑]

2015年经刘宇昆译成英语并获得当年度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被誉为科幻界诺贝尔奖)。[14][15]

截至2017年12月,《三体》系列三部曲中文版销量已超过700万册,同时已被译成英文(2015年,至2017年英文三部曲的总销量已超过70万册)、西班牙文(2016年[16])、德文(三部曲于2016至2019年陆续面世[17])、法文(2016年[16])、匈牙利文、葡萄牙文、土耳其文、波兰文、泰文、捷克文、韩文、希腊文等十多种语言文字版本并出版。[18]

2019年的日文版是《三体》的第25种语言版本。[14]

改编作品[编辑]

主条目:我的三体、三体 (动画)、三体 (中文剧集)、3体和三体 (电影)

德国西德广播公司与北德广播公司在2017年将《三体》系列第一部改编为德语广播剧,导演系马丁·齐尔卡(Martin Zylka);2018年改编了第二部。

2022年12月10日,中国动画剧集《三体》开始播映。

2023年1月15日,中国电视剧《三体》在CCTV电视剧、腾讯视频、咪咕视频首播。[19]

2020年9月1日,宣布《三体》将被改编为Netflix英文原创剧集。[20]2024年3月21日,由Netflix改编的《3体》正式上映。[21]

注释[编辑]

^ 现实中半人马座α星A质量约为1.1太阳质量[5],半人马座α星B质量约为0.9太阳质量[5],半人马座α星C质量则为0.122太阳质量[6],半人马座α星C的质量远小于半人马座α星A和半人马座α星B。

^ 现实中半人马座α星A和半人马座α星B构成了一个稳定的双星系统(详见二体问题)[7];而截至2017年,仍无法确定半人马座α星C是否与半人马座α星AB相关或无关。

参考资料[编辑]

^ 陈熙涵. 《三体》选定英文版美国译者. 新华网转载自《文汇报》. 2012-11-30 [201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1) (中文(中国大陆)).

^ 小說《三體》可望獲國際獎. 东方日报. 2015-02-24 [2015-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香港)).

^ The winner of the #HugoAward for Best Novel is Cixin Liu’s THE THREE-BODY PROBLEM, announced FROM SPACE.. [2015-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0).

^ 查紫阳. 宇宙容得下我们吗? 《三体》争鸣.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06: 173. ISBN 978-7-5651-2639-0.

^ 5.0 5.1 Kervella, Pierre; Thevenin, Frederic. A Family Portrait of the Alpha Centauri System. ESO. 2003-03-15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6).

^ SIMBAD query result: V* V645 Cen – Flare Star.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0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30). — some of the data is located under "Measurements".

^ Heintz, W. D. Double Stars. D. Reidel. 1978: 19. ISBN 978-90-277-0885-4.

^ 汤哲声主编. 人文教育普及丛书 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赏析.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2-05: 203–204. ISBN 978-7-5672-0085-2.

^ 见刘慈欣另一部作品《球状闪电》。

^ "三体"入围儿童文学奖引争议 质疑:儿童读得懂吗. 中国新闻网转载自新京报. 2013-07-18 [2017-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中文(中国大陆)).

^ Michiko Kakutani. Obama's Secret to Surviving the White House Years: Books. The New York Times. [2017-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3) (英语).

^ 杜学文,杨占平主编. 刘慈欣现象观察丛书 我是刘慈欣.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6-01: 149. ISBN 7-5378-4587-5.

^ 2020年 第51回星云赏. [2021-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8).

^ 14.0 14.1 《三体》日文版发售当天,却被韩语版封面抢了风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观察者,2019年7月4日

^ 刘慈欣《三体》登录国际,科幻旅程俘虏世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搜狐,2016年10月5日

^ 16.0 16.1 刘慈欣欧洲文学之旅纪实:《三体》受国际读者追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浪读书,2016年12月26日

^ 塞巴斯蒂安•皮尔灵:就这样,我把《三体》引入德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作家网,2019年7月30日

^ 《三体》系列已推出十多种语言文字版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浪,2020年12月26日

^ 明天开播,国产科幻剧《三体》定档!. 搜狐新闻. 2023-01-14 [2023-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5) –通过搜狐新闻 (中文).

^ International best-seller 'The Three-Body Problem' to be adapted as a Netflix original series. [2021-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 Netflix科幻影集《3體》3/21開播!《冰與火之歌》創作團隊操刀、《少年的你》曾國祥執導,硬科幻傑作開啟錯綜複雜世界觀. 关键评论网. 2024-03-21 [2024-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1).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语录上有关三体的语录

查论编《三体》三体宇宙小说三部曲

《三体》(2008)

《三体II:黑暗森林》(2008)

《三体III:死神永生》(2010)

改编作品电影

《水滴》(短片)

《三体》(未发行)

电视剧

《三体》(2023)

《3 体》(2024)

动画

《我的三体》

《三体》(动态漫画)

《三体》(动画)

漫画

《三体》

戏剧

《三体》

广播剧

《三体》(中国)

《三体》(德国)

相关

三体系列角色列表

三体用语列表

查论编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回顾奖

特伦斯·韩伯瑞·怀特《石中剑》(1939)

范·沃格特《Slan(英语:Slan)》(1941)

罗伯特·海莱因《地平线以外(英语:Beyond This Horizon)》(1943)

弗里茨·莱伯《召唤妻子(英语:Conjure Wife)》(1944)

雷·布雷克特(英语:Leigh Brackett)《火星阴影(英语:Shadow Over Mars)》(1945)

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与帝国》(1946)

罗伯特·海莱因《空中农夫(英语:Farmer in the Sky)》(1951)

雷·布莱伯利《华氏451度》(1954)

1953至1975年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被毁灭的人》(1953)

马克·克利夫顿(英语:Mark Clifton)与弗兰克·赖利(英语:Frank Riley (author))《他们宁愿正确(英语:They'd Rather Be Right)》(1955)

罗伯特·海莱因《双星(英语:Double Star)》(1956)

弗里茨·莱伯《大时代》(1958)

詹姆斯·布利什(英语:James Blish)《事关良心(英语:A Case of Conscience)》(1959)

罗伯特·海莱因《星舰战将》(1960)

小沃尔特·M·米勒《莱博维兹的赞歌》(1961)

罗伯特·海莱因《异乡异客》(1962)

菲利普·狄克《高堡奇人》(1963)

克利福德·西马克(英语:Clifford D. Simak)《神秘的中继站》(1964)

弗里茨·莱伯《离轨星球(英语:The Wanderer (Leiber novel))》(1965)

弗兰克·赫伯特《沙丘》、罗杰·泽拉兹尼《不朽(英语:This Immortal)》(1966)

罗伯特·海莱因《严厉的月亮》(1967)

罗杰·泽拉兹尼《光明王》(1968)

约翰·布鲁纳(英语:John Brunner (novelist))《站立桑给巴尔》(1969)

娥苏拉·勒瑰恩《黑暗的左手》(1970)

拉瑞·尼文《环形世界》(1971)

菲利普·约瑟·法莫(英语:Philip José Farmer)《走向你们散落的身体(英语:To Your Scattered Bodies Go)》(1972)

艾萨克·阿西莫夫《神们自己》(1973)

亚瑟·查理斯·克拉克《与拉玛相会》(1974)

娥苏拉·勒瑰恩《一无所有》(1975)

1976至2000年

乔·霍尔德曼《无尽的战争》(1976)

凯特·威廉(英语:Kate Wilhelm)《迟暮鸟语(英语:Where Late the Sweet Birds Sang)》(1977)

弗雷德里克·波尔《通向宇宙之门(英语:Gateway (novel))》(1978)

冯达·麦金泰尔(英语:Vonda N. McIntyre)《梦蛇》(1979)

亚瑟·查理斯·克拉克《天堂的喷泉(英语: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80)

琼·维格(英语:Joan D. Vinge)《冰雪女王(英语:The Snow Queen (Vinge novel))》(1981)

C·J·彻里《下方太空站(英语:Downbelow Station)》(1982)

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边缘》(1983)

大卫·布林《星潮闪电(英语:Startide RisingStartide Rising)》(1984)

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1985)

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游戏》(1986)

奥森·斯科特·卡德《死者代言人》(1987)

大卫·布林《提升之战(英语:The Uplift War)》(1988)

C·J·彻里《赛亭星(英语:Cyteen)》(1989)

丹·西蒙斯《海伯利安》(1990)

洛伊丝·莫玛丝特·布约德《贵族们的游戏(英语:The Vor Game)》(1991)

洛伊丝·莫玛丝特·布约德《贝拉亚(英语:Barrayar)》(1992)

弗诺·文奇《深渊上的火》、康妮·威利斯(英语:Connie Willis)《末日之书》(1993)

金·史丹利·罗宾逊《绿火星》(1994)

洛伊丝·莫玛丝特·布约德《镜舞(英语:Mirror Dance)》(1995)

尼尔·斯蒂芬森《钻石年代(英语:The Diamond Age)》(1996)

金·史丹利·罗宾逊《蓝火星》(1997)

乔·霍尔德曼《永远的和平(英语:Forever Peace)》(1998)

康妮·威利斯(英语:Connie Willis)《勿需论犬(英语:To Say Nothing of the Dog)》(1999)

弗诺·文奇《天渊》(2000)

2001年起

J·K·罗琳《哈利·波特与火焰杯》(2001)

尼尔·盖曼《美国众神》(2002)

罗伯特·J·索耶《原始人(英语:The Neanderthal Parallax)》(2003)

洛伊丝·莫玛丝特·布约德《灵魂骑士(英语:Paladin of Souls)》(2004)

苏珊娜·克拉克《大魔法师(英语:Jonathan Strange & Mr Norrell)》(2005)

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时间回旋》(2006)

弗诺·文奇《彩虹尽头(英语:Rainbows End)》(2007)

麦可·谢朋《消逝的六芒星(英语:The Yiddish Policemen's Union)》(2008)

尼尔·盖曼《坟场之书(英语:The Graveyard Book)》(2009)

保罗·巴奇加卢比《曼谷的发条女孩》、柴纳·米耶维《城与城(英语:The City & the City)》(2010)

康妮·威利斯(英语:Connie Willis)《灯火管制·警报解除(英语:Blackout/All Clear)》(2011)

舟·沃顿《我不属于他们(英语:Among Others)》(2012)

约翰·史卡奇《星舰求生日志》(2013)

安·莱基(英语:Ann Leckie)《雷切帝国(英语:Ancillary Justice)》(2014)

刘慈欣《三体》(刘宇昆译,2015)

N·K·杰米辛《第五季(英语:The Fifth Season (novel))》(2016)

N·K·杰米辛《方尖碑之门(英语:The Obelisk Gate)》(2017)

N·K·杰米辛《巨石苍穹(英语:The Stone Sky)》(2018)

玛丽·罗比尼特·科沃尔(英语:Mary Robinette Kowal)《计算之星(英语:The Calculating Stars)》(2019)

阿卡蒂·马婷《名为帝国的记忆》(2020)

玛莎·威尔斯《厌世机器人III:外星入侵应变对策(英语:The Murderbot Diaries#Network Effect)》(2021)

阿卡蒂·马婷《名为和平的荒芜》(2022)

乌尔苏拉·弗农《荨麻和骨头(英语:Nettle & Bone)》(2023)

埃米莉·泰什(英语:Emily Tesh)《不顾一切的荣耀(英语:Some Desperate Glory)》(2024)

查论编文化大革命相关作品学术著作及期刊

中国季刊(1960)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1974)

中国的阴影(1974)

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后(1977)

大动乱的年代(1988)

当代中国研究(1990)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1993)

超凡领袖的挫败(1995)

“文化大革命”简史(1996)

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2001)

文革大屠杀(2002)

一叶知秋(2003)

晚年周恩来(2003)

文革受难者(2004)

“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2004)

爱因斯坦在中国(2005)

毛泽东最后的革命(2006)

四清运动实录(2006)

记忆 (期刊)(2008)

红色工程师的崛起(2009)

为毛主席而战(2010)

非常与正常(2011)

文革时期中国农村的集体杀戮(2011)

文革的政治与困境:陈伯达与“造反”的时代(2014)

革命造反年代(2015)

脱轨的革命:毛泽东时代的中国(2015)

天地翻覆(2016)

广西文革机密档案资料(2016)

文化大革命:人民的历史,1962-1976(2016)

爝火不息(2017)

湖南道县及周边地区文革大屠杀机密档案(2017)

简明文化大革命史(2018)

极端年代的公民政治(2019)

风暴历程:文革中的人民解放军(2021)

中国“文化大革命”史稿(2023)

纪实文字/回忆录

毛主席的新装(1971)

天雠(1972)

随想录(1980)

出生红(1987)

一百个人的十年(1991)

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1991)

红色纪念碑(1993)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1994)

牛鬼蛇神录(1994)

红领巾女孩(1997)

寒风一叶(1997)

牛棚杂忆(1998)

王力反思录(2001)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2002)

十年一梦(2003)

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2005)

西藏记忆(2006)

问史求信集(2009)

没有墓碑的草原(2009)

“四人帮”兴亡(2009)

血的神话(2010)

邱会作回忆录(2011)

清华蒯大富(2011)

王大宾回忆录(2015)

张春桥狱中家书(2015)

戚本禹回忆录(2016)

我家:我的哥哥遇罗克(2016)

进出中组部(2017)

我在文革旋涡中(2017)

文学创作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朦胧诗

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1969)

尹县长(1974)

归(1978)

苦恋(1979)

枫(1979)

假如我是真的(1979)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79)

回答(1979)

第二次握手(1979)

反修楼(1979)

一双绣花鞋(1979)

将军吟(1980)

一代人(1980)

人啊,人!(1980)

芙蓉镇(1981)

棋王(1984)

平凡的世界(1986)

一万步(法语:Les Dix Mille Marches)(1991)

黄金时代(1991)

白鹿原(1993)

活着(1993)

天浴(1996)

马桥词典(1996)

毛的狗(法语:Le Chien de Mao)(1998)

一个人的圣经(1999)

亮剑(2001)

血色浪漫(2004)

王贵与安娜(2004)

兄弟(2005)

三体(2006)

生死疲劳(2006)

启蒙时代(2007)

我与地坛(散文集)(2008)

陆犯焉识(2011)

古炉(2012)

本次列车终点(2015)

芳华(2017)

影视作品

我的毛(义大利语:Mio Mao - Fatiche ed avventure di alcuni giovani occidentali per introdurre il vizio in Cina)(1970)

春苗(1975)

寒流(1976)

反击(1976)

青春似火(1976)

愚公移山(1976)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1977)

再见中国(1978)

泪痕(1979)

瞬间(1979)

苦恼人的笑(1979)

生活的颤音(1979)

太阳和人(1979)

戴手铐的旅客(1979)

神圣的使命(1979)

巴山夜雨(1980)

燕归来(1980)

天云山传奇(1980)

皇天后土(1980)

枫(1980)

假如我是真的(1981)

小街(1981)

牧马人(1982)

勿忘我(1982)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2)

苦恋(1982)

他们并不陌生(1982)

赵钱孙李(1982)

没有航标的河流(1983)

张家少奶奶(1985)

芙蓉镇(1986)

孩子王(1987)

末代皇帝(1987)

牛棚(法语:Chine, ma douleur)(1989)

棋王(1991)

周恩来(1991)

何班主与他的情人(1992)

蓝风筝(1993)

霸王别姬(1993)

活着(1994)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

红色小提琴(1998)

天浴(1998)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2002)

八九点钟的太阳(2003)

电影往事(2004)

福贵(2005)

芳香之旅(2006)

我虽死去(2007)

我们天上见(2009)

毛泽东时代的最后舞者(2009)

山楂树之恋(2010)

我11(2012)

归来(2014)

蓝色骨头(2014)

闯入者(2015)

芳华(2017)

无问西东(2018)

一秒钟(2020)

三体

腾讯版(2023)

Netflix版(2024—)

模板:大模板

编年史

地方史

政治案

人物(派别、英模、中央小组、五人小组)

外交

艺术

作品

灾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