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西伯利亚的雅皮克人认为旅鼠是来自天空的动物,而斯堪的纳维亚的农民则直接称旅鼠为“天鼠”。因为它们经常会在北极地区的荒野中突然大量出现,然后又突然神秘消失。雅克皮人认为这些小毛球会随着风暴的从天上掉下来,直到春草开始生长时死亡。
16世纪丹麦博物学家Ole Worm首次发表了挪威旅鼠的解剖结果,证实了它们和其它啮齿动物——也就是耗子——是相似的。可是这位博物学家仍然相信旅鼠从天而降,只不过是被风从别处刮来的而非天上自然发生的。
挪威旅鼠就是普通的啮齿目动物嘛,只不过身材稍稍圆了点而已……图片:Pinterest
人们对旅鼠的神秘感来源于旅鼠的大幅种群波动。尤其是挪威旅鼠,它们有明显的3-4年的种群消长周期。尽管生活在北极圈附近,挪威旅鼠却异常活跃,从不冬眠。冬天它们刨开雪地,依靠草根或预先储备的食物度过。挪威旅鼠繁殖非常快,出生后不到一个月就达到性成熟,比大多数耗子还厉害,因此当食物丰富、冬天短暂时,它们的种群会爆发式地增长。
食物丰富、冬天短暂时,它们的种群可能爆发式地增长。图片:Flickr
如今的生态学家们都还不能建立完备的预测挪威旅鼠种群数量的模型,更不用说过去的当地人看到一大群旅鼠在短时间内突然冒出时,该感到多么错愕了。不过,对于依赖旅鼠为生的北极狐、雪鸮等捕食者,突然出现的大群旅鼠,的确是天赐的礼物。甚至生活在北极的驯鹿,在极端条件下也可以吃旅鼠。捕食者也是造成旅鼠种群变动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