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形似评论,须要清理。 (2020年1月30日)请帮助改进条目以使其语气中立,且符合维基百科的品质标准。
此条目之中立性有争议。其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 (2014年6月20日)加上此模板的编辑者需在讨论页说明此文中立性有争议的原因,以便让各编辑者讨论和改善。在编辑之前请务必察看讨论页。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3年10月8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社交网络服务"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社交网络”和“社群网站”均重定向至此。关于社会学中的理论概念,请见“社会性网络”。关于2010年电影,请见“社交网络 (电影)””。关于服务列表,请见“社交网络网站列表”。
社交网络软件的崛起
依附于社交网络的应用软件成长趋势(此为根据美国专利及商标局统计的应用软件专利[1])
约2019年间各国家及地区最流行的社交媒体 Facebook VKontakte QQ空间 Odnoklassniki Instagram 没有数据
社交网络服务(英语: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或社交网络站点(英语:social networking site)是一种在线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通过它来建立与其他人分享类似个人或职业内容、兴趣、活动、背景或现实生活联系的社交网络或社交关系。[2][3]大多数社交网络都提供多种让用户互动和交流的方式,如聊天、发邮件、影音、文件分享、博客、新闻组等。[4]
社交网络服务在格式和功能数量上各不相同。它们可以结合一系列新的信息和通信工具,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上运行,在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运行。这可能包括在线数字照片/视频/共享和日记条目(博客)。[3]开发人员和用户有时会将网络社区服务视为社交网络服务,尽管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社交网络服务通常提供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而在线社区服务则以团体为中心。通常定义为“促进创建联系网络以在线交换各种类型内容的网站”,社交网络站点提供了一个空间,使互动能够继续超越面对面的互动。这些计算机介导的互动将各种网络的成员联系在一起,并可能有助于创建、维持和发展新的社会和专业关系。[5]
社交网络站点允许用户分享想法、数字照片和视频、帖子,并向其社交网络中的其他人通报在线或现实世界活动和事件。虽然面对面的社交网络,如聚集在村庄市场上谈论事件,自城镇最早发展以来就存在。[6]但网络使人们能够与居住在全球不同地点的其他人联系(取决于是否有互联网连接)。根据平台的不同,成员可能能够联系任何其他成员。在其他情况下,成员可以联系他们有联系的任何人,随后任何该联系人有联系的人,依此类推。社交网络服务的成功可以从它们在当今社会的主导地位中看出,Twitter是一个社交网络平台,被称为“世界市政厅”,提供实时活动,如联系任何人(包括朋友),以“tweets”的形式分享他们的照片、视频和文本。Facebook在2017年拥有巨大的21.3亿活跃月用户和平均14亿每日活跃用户。[7] LinkedIn是一种面向职业生涯的社交网络服务,通常要求成员在现实生活中亲自认识另一名成员才能在线联系他们。有些服务要求成员拥有预先存在的联系才能联系其他成员。随着COVID-19,Zoom这个视频会议平台占据了重要地位,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并促进了许多在线环境,如学校、大学、工作和政府会议。
社交网络服务的主要类型包括类别地点(如年龄、职业或宗教)、与朋友联系的方式(通常带有自我描述页面)和与信任相关的推荐系统。社交网络服务可以分为四类:[8]
社交化社交网络服务,主要用于与现有朋友或用户(例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进行社交。
在线社交网络,是分散和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用户通过互联网服务相互通信。
网络社交网络服务,主要用于非社交人际沟通(例如LinkedIn,面向职业和就业的站点)。
社交导航(英语:Social navigation)社交网络服务,主要用于帮助用户查找特定信息或资源(例如Goodreads用于书籍、Reddit)。
已经有尝试对这些服务进行标准化,以避免重复输入朋友和兴趣(参见FOAF(英语:FOAF)标准)。一项研究显示,印度在2013年录得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用户增长。[9] 2013年的一项调查发现,73%的美国成年人使用社交网络站点。[10]
在早期的互联网上,有许多提供用户间交互交谈的服务,例如:BBS,新闻组等。早期社交网络的服务网站呈现为在线社区的形式。用户多通过聊天室进行交流。
基本功能[编辑]
恋爱网站的认证实体卡,在现实交友中使用
纪录个人资料
私讯功能
用户相互链接的功能
用户检索的功能
日记(博客)的功能
社区的功能(包括公开的社区(open group)、不公开的社区(not open group)、秘密社区(closed group)等。)
高级功能[编辑]
提供地点打卡的功能。
可以针对某一议题设立可讨论的专页,惟其权限只限于开设版面的创版人与其所允许的管理员。
商业模型[编辑]
社交网络服务的商业模型,大体上可以区分为“广告收入模式”、“向用户收费的模式”、“第三方网站诱导模式”、“游戏模式”。
广告收入模式[编辑]
这是透过互联网广告所获取收益的模型。透过用户的登录习惯、发言内容、发言频率,加上海量资料的挖掘,以决定对哪些用户投放广告。这其中的佼佼者,以开心网、人人网、Facebook、mixi和MySpace为主。
向用户收费的模式[编辑]
使用此类模式的网站是直接向用户收取利用网站的服务费,主要的有查找职缺的美国LinkedIn、台湾的爱情公寓网站。
第三方网站诱导模式[编辑]
餐厅找上facebook协助当地餐厅进行推广或促销,为了提高能见度,餐厅会设法透过facebook的服务给消费者一些优惠,或直接付facebook广告费。
政治人物网站找上facebook协助政客进行网络宣传战,为了提高能见度以达胜选之目的,政客们会支付facebook广告费。
其他。
游戏模式[编辑]
各国研发游戏的设计厂商在一些社交网络构筑平台,内置购买机制,除了为自己构建收入外,也提供社交网站营利之来源。
优势[编辑]
通过社交服务网站我们与朋友保持了更加直接的联系,建立大交际圈,其提供的寻找用户的工具帮助用户寻到失去了联系的朋友们。
网站中通常有很多志趣相同并互相熟悉的用户群组。相对于网络上其他广告而言商家在社交服务网站上针对特定用户群组打广告更有针对性。
劣势[编辑]
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保障措施还需要改善。
可能遭到政府监控。
可能成为犯罪或勒索目标达成目的
社交排毒[编辑]
在网络年代,网民三不五时查看社交媒体,受别人的大量刺激而引发担忧或焦虑等不良精神状况,这种状况也被称为FoMO,即错失恐惧症。同时,也有人开始反思社交媒体生态,放下手机或不开启手机,推崇JOMO(Joy of Missing Out)即错失的快乐,幸免这虚伪[需要更深入解释]的世界。[11]
参考文献[编辑]
^ Don’t Steal My Avatar! Challenges of Social Networking Patents. IPWatchdog.com | Patents & Patent Law. 2011-01-23 [2019-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美国英语).
^ Obar, Jonathan A.; Wildman, Steve. Social media definition and the governance challen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15年10月, 39 (9): 745–750. ISSN 0308-5961. SSRN 2647377 . doi:10.1016/j.telpol.2015.07.014.
^ 3.0 3.1 boyd, danah M.; Ellison, Nicole B.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07年10月, 13 (1): 210–230. S2CID 52810295. doi:10.1111/j.1083-6101.2007.00393.x .
^ boyd, danah; Ellison, Nicole.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08, 13: 210–230.
^ Mlaïki, Alya; Walsh, Isabelle; Kalika, Michel. Why Do We Continue Using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 Giving Loop that feeds Computer-Mediated Social Ties. Systèmes d'Information et Management. 2017年2月17日, 22 (2): 5–47. doi:10.3917/sim.172.0005.
^ Joseph, R., Touch Me—Feel Me—Feed Me— Kiss Me!, The Naked Neuron, Springer US: 71–98, 1993, ISBN 978-0-306-44510-1, doi:10.1007/978-1-4899-6008-5_4
^ 公司信息. Facebook新闻室. [2018年4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1月15日).
^ Thelwall, Mike. 第2章 社交网络站点. 社交网络与网络. Advances in Computers 76. 2009: 19–73. ISBN 9780123748119. doi:10.1016/S0065-2458(09)01002-X.
^ 印度记录最高社交网络增长率:研究. news.biharprabha.com. IANS. 2014年7月26日 [2014年7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8月3日).
^ Lunden, Ingrid. 73%的美国成年人使用社交网络,Pinterest在受欢迎程度上超过Twitter,Facebook仍居首位. TechCrunch. 2013年12月30日 [2015年10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0月27日).
^ 社交“戒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苹果日报,2017年11月15日。
参见[编辑]
社会主题
互联网主题
刺激性
谎言
社交媒体
社交网络网站列表
分布式社交网络
后真相政治
同温层取暖
诈骗
Web2.0
六度分隔理论
查论编电脑中介传播
通讯软件
群件
社交网络服务
学习管理系统
异步会议
电子邮件
邮件列表
FidoNet
Usenet
网络论坛
Textboard(英语:Textboard)
贴图讨论版
电子布告栏系统
访客留言簿
网络聊天
数据会议(英语:Data conferencing)
即时消息
IRC
局域网消息传送
视频聊天
VoIP
VoIP电话(英语:VoIP phone)
网络会议(英语:Web conferencing)
出版
博客
微博
Wiki
其他
网络论战
查论编社交网络服务网站个人应用
Ask.fm
AcFun
Ameba
ANobii
Badoo
BAND
Bebo
哔哩哔哩
Bumble
Catfan
Clubhouse
Cyworld
Dcard
Diaspora
FC2
Foursquare
FriendFeed
Gab
干净世界
Gettr
GetGlue(英语:GetGlue)
Goodreads
Hi5
Hyves(英语:Hyves)
ibibo(英语:ibibo)
爱料理
抖音
快手
Ipernity
Last.fm
LINE
LOFTER
Telegram
真实社交
Mobage
MyMFB
Myspace
MyAnimeList
Mixi
Netlog
Nextdoor(英语:Nextdoor)
NICONICO
Odnoklassniki
Path
Parler
Pixiv
PlentyOfFish
Post
噗浪
Quora
Rumble
SNOW
StudiVZ
Tagged(英语:Tagged)
Threads
Tinder
偷偷
Tout(英语:Tout)
Tribe.net(英语:Tribe.net)
Tuenti
汤博乐
X(Twitter)
V2EX
Vine
VKontakte
Weverse
WriteAPrisoner
WT Social
Facenama
YouTube
天涯社区
背包客栈
爱情公寓
开心网
猫扑网
人人网
街旁网
豆瓣
果壳网
饭否
博客网
朋友网
新浪微博
小红书
新浪博客
虾米音乐
百度贴吧
QQ空间
知乎
哈雷聊天室
微信
狐友
陌陌
探探
Blued
翻咔
Soul
悟空问答
寻梦园
360圈
Ta在
飞赞
ZANK
Zalo
专业应用
Academia.edu
Brainly(英语:Brainly)
BranchOut(英语:BranchOut)
Edmodo
eXo Platform(英语:eXo Platform)
Hub Culture(英语:Hub Culture)
IBM Connections(英语:IBM Connections)
领英
脉脉
Plaxo(英语:Plaxo)
ResearchGate
Sciencescape(英语:Sciencescape)
Solaborate
Viadeo
IdeaPlane(英语:IdeaPlane)
Yammer
正和岛
天际网
停止开发
Friendster
Jaiku
Orkut
SixDegrees.com(英语:SixDegrees.com)
Me2day
Google+
米聊
白标服务
Ning
Wall.fm(英语:Wall.fm)
工具
Facebook Connect
OpenSocial
社交网络分析软件(英语: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oftware)
Diaspora
常规
软件比较(英语:Comparison of social networking software)
网络身份
用户信息(英语:User profile)
虚拟社区
超过100万用户的虚拟社区列表
应用
社交网络广告(英语:Social network advertising)
社交网络托管服务(英语:Social network hosting service)
在线约会服务(英语:Online dating service)
移动社交网络(英语:Mobile social network)
启示
隐私问题(英语:Privacy issues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性别差异(英语:Gender differences in social network service use)
调查应用(英语:Use of social network websites in investigations)
相关概念
联邦宇宙
元宇宙
网络社区
六度分隔理论
小世界网络
社交媒体
社会网络
查论编社会网络种类
城市网络
个人网络(英语:Personal network)
专业网络服务(英语:Professional network service)
性网络
价值网络(英语:Value network)
小团体
青少年派系(英语:Adolescent cliques)
网络
分布式社交网络
比较列表(英语:Comparison of software and protocols for distributed social networking)
企业社交网络(英语:Enterprise social networking)
手机社交网络(英语:Mobile social network)
个人知识网络(英语:Personal knowledge networking)
服务
社交网络网站列表
超过100万用户的虚拟社区列表
用户过亿的虚拟社区列表
概念
Ambient awareness(英语:Ambient awareness)
Assortative mixing(英语:Assortative mixing)
桥 (社会网络)
桥 (社会网络)
组织网络分析(英语:Organizational network analysis)
小世界试验(英语:Small-world experiment)
电视的社会影响(英语:Social aspects of television)
社会资本
社会数据革命(英语:Social data revolution)
社会交换论
社会认同理论
社交媒体情报(英语:Social media intelligence)
社会网络分析
社交网(英语:Social web)
同族结婚结构(英语:Structural endogamy)
虚拟集体意识(英语:Virtual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模型与程序
帐户认证
社交网络集中化(英语:Social network aggregation)
社会网络分析
Blockmodeling(英语:Blockmodeling)
协同图(英语:Collaboration graph)
分享型经济
协同消费(英语: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巨大全球图
横向沟通(英语:Lateral communication)
信誉系统
社交机器(英语:Social bot)
社交图谱(英语:Social graph)
社交网络分析软件(英语: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oftware)
社交网络潜能(英语:Social networking potential)
社交电视
结构性结合(英语:Structural cohesion)
经济
协同金融(英语:Collaborative finance)
创作者经济(英语:Creator economy)
网红营销(英语:Influencer marketing)
共享经济
社交商业(英语:Social commerce)
病毒营销
现象
社区认可(英语:Community recognition)
复杂传染性(英语:Complex contagion)
陌生人联系(英语:Consequential strangers)
朋友的朋友
加好友与关注(英语:Friending and following)
友谊悖论(英语:Friendship paradox)
Influence-for-hire(英语:Influence-for-hire)
六度分隔理论
Social media addiction(英语:Social media addiction)
社会不可见(英语:Social invisibility)
社交网络游戏
社交盲点(英语:Social occultation)
社交隐形(英语:Social invisibility)
互联网部族(英语:Tribe (internet))
病毒式传播
相关
社交网络研究者列表(英语:List of social network researchers)
用户轮廓(英语:User profile)
网络身份
人物志
Viral messages(英语:Viral messages)
虚拟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