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谚语里讲,草原上有多少匹马,湖里就有多少条鱼。“一场精彩的收获,正酝酿在冰湖之下。
呼伦湖冬捕
呼伦湖冬捕的黄金时间一般从12月中下旬开始,因为这时湖上冰冻厚度已经达到70厘米至80厘米,冬捕用的车、拖拉机等机械完全可以在冰面上行驶作业了。呼伦湖鱼的种类比较丰富,共有鱼类三十余种,还盛产白虾,进入11月份,呼伦湖水就开始封冻,全年70%的捕捞量将在这一季节完成,2013年冬捕开网一网就收获十吨呼伦湖白鱼,冬捕盛况可想而知。
冰天雪地的冬季,捕鱼的黄金季节到来了,常常可以看到厚厚的冰面上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冬季捕鱼被称为“冬捕”,有着悠久的历史。冬捕可以满足北方民族冬季的饮食需要,收获后的鱼可以直接放在室外,成为“冰鲜鱼”,即容易保存又容易运输。
祭祀仪式
萨满教极为重视的祭祀活动,就是请求神灵保佑,让人类赖以生存的植物和动物永续繁衍,繁荣昌盛。祭地,求五谷丰登,草原肥沃;祭山,求物产繁多,山林茂盛;祭湖,求水产兴盛,年年有鱼。所以地上的五谷,山林的野兽,水中的鱼虾,都是神灵和祖先的恩赐,是祭祀和供奉后,祖先和神明对子民的“有求必应”,大胆的享用正是顺应神灵的旨意。所以才会有流传至今的冬捕开湖祭祀活动,不管这样的生产活动来自于何种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它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毫无中断的流传到了今天。
日俄战争后,沙皇俄国势力退出,日本人开始主持呼伦湖冬捕,直到1948年呼伦湖渔业公司成立,呼伦湖和贝尔湖才成为国营渔场。
查干湖冬捕
松原查干湖是目前中国北方唯一一个依然保持着用传统捕捞方式进行冬捕作业的地方。查干湖冬捕早在辽金时期就享有盛名,冰湖渔猎奇观之一是神秘的祭湖醒网仪式,仪式在每年12月下旬举行,仪式包括跳查玛舞、诵佛经、...都是在查干湖已经被懂得结结实实的湖面上举行,这绝对属于“最后的渔猎部落”。
查干湖至今仍保持着人工凿冰窖、人工布网、马拉绞盘的原始捕鱼方式,这样的场景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看。查干湖里生产胖头鱼、草鱼、鲤鱼、鲢鱼等。12月底的查干湖气温达到近零下30度,所以鱼出水面一会儿就冻得硬邦邦了,天然的速冻。
抱一抱刚刚丰收的大鱼,希望来年吉祥好运、幸福安康,但是来到这个地方的盆友们,务必穿戴暖和,零下三十度的冰面可不是闹着玩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