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学科竞赛指的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五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竞赛分为市级、省级、国决和国际奥赛四个级别,竞赛生需要通过层层选拔才能最终站在世界舞台上!每个竞赛科目在各个阶段赛事的叫法都不太一致,这就给辨别获奖等级产生一定的困扰。

五个竞赛学科,其学习难度、奖项含金量如何?

一般来说,五大学科竞赛在学习难度上的排序以及五大学科竞赛奖项在顶级高校自主选拔招生中的认可度上的排序如下(仅供参考):

学习难度排序: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生物

认可度排序: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生物

近日,小车发现在某平台看到了这样一个帖子,它列出了五大学科竞赛的一条鄙视链:

上面说数学当之无愧成为鄙视链顶端的学科,物理学紧随其后,然后是化学、信息,位于鄙视链底端的是生物学,甚至直接被戏称“全国中学生记忆力大赛”。

在这条帖子下面,各路网友展开的激烈的讨论,数学竞赛就是“天才的游戏”?生物竞赛随便背背就能拿奖?信息学竞赛被低估了?今天小车就针对这篇帖子谈谈对五大学科竞赛的看法吧!

数学,全凭天赋不用努力?

首先,就从这条鄙视链的两个极端数学和生物说起吧!

数学排在五大学科竞赛首位是毋容置疑的,作为五大学科竞赛中发展时间最长、发展最成熟的学科。从难度上来说,数学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等多方面的数理思维能力,难度很大;从认可度上来说,国内清北等知名高校的各种自主选拔方式中都考察数学学科,且尤其青睐数学竞赛的学生,认可度极高。

但是,数学竞赛真如上图所说,只要有S级的天赋,不用努力吗?

小车对此是质疑的。首先不可否认,学过数学的各位都知道,从数学的学科特点来看,想要学习数学竞赛天赋确实是绝对的门槛。讲得玄乎一点,想学好数学竞赛你必须要有对数学独特的感觉才行。这种“感觉”,靠努力很难形成的。数学的感觉可以确保你在这个学科上有着不错的“下限”,通俗点来说,如果你能在较轻松的情况下获得不错的成绩,那么就基本说明你是具有一定数学天赋的,适合学数学竞赛的了;如果你耗费了很多努力也就获得一个普通的成绩,那么对你来说就需要转换学科和转变策略了。

数学竞赛是五大学科竞赛中参加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的赛事,是一个天才聚集的学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手的竞争是“上限“之间的竞争。天赋之间的鸿沟难以逾越,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学的天赋也决定了你的上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努力了,因为在大神成为大神之前有多少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天赋是S级呢?都是通过一步一步甚至超出常人的努力,才最终发掘出自己的天赋的极限,将自己的天赋充分发挥出来,成为众人仰慕的“大神”!

所以对于想学数学竞赛的同学来说,天赋是你必不可少的东西,是你的入场券,是你的保障,无论你的天赋到底是高是低,你已经比大部分的人都厉害了。但是,这条道路竞争是残酷的,你能走到什么高度,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S级的天赋+S级的努力,才能造就S级的选手。

生物,真是“全国背书大赛”吗?

再来说说生物。同样不可否认,生物是五大学科竞赛中难度较小的,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很多。但是,学生物竞赛真的就是背背书就行?就是一个“中学生记忆大赛”吗?

小车认为,学习生物竞赛绝不是简单的背书那么简单!背书也是讲究技巧方法的,有人背完之后只能复述不会运用,而有的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背诵更多的内容,并能将各种知识串联,融汇贯通,灵活运用,这何尝不是一种“天赋”呢?

生物竞赛之所以让人觉得简单,是因为学好生物竞赛,所需要的“天赋”并没有很强的学科属性,对于大部分在学校成绩不错的同学来说,都基本具备较强的“理解性记忆”的能力,这种天赋相比于数学的“感觉”要普遍且宽泛得多,所以相对来说参与门槛比数学竞赛要低得多,让人觉得不需要“天赋”。

但是,还是那句话高手过招,谁都会背书,谁背书都很努力,但为什么还是有差距呢?在生物这个门槛较低的学科里,也许只靠努力确实可以让你有一个不错的“上限”,你和天赋选手之间不会产生很大的差距;但是如果想要成为最顶尖的人,只有努力绝对是不够的,突出的天赋才能帮助你达到极高的“上限”。

因为生物竞赛难度小,认可度相对比较低,国内知名院校招生时对生物竞赛生的奖项要求都非常高,基本上国奖以上才能在自主招生中发挥作用。所以,也不要因为觉得生物简单就盲目选择生物竞赛,既然是“竞赛”哪会有那般容易呢?

信息竞赛被低估?

说完两个极端,我们再来说说中间的三个竞赛。

物理和数学一样,都是难度较大、认可度较高的学科,同样是天赋、是门槛决定下限,天赋加努力决定上限。物理学科的竞争相比数学来说要低一些,难度上也稍微低一些,所以,对于物理感兴趣,并且物理或者数学成绩不错的同学来说,不妨来试试物理竞赛。

化学和数学、物理都有着一定的关联性,相比数学和物理,思维难度上要小一些,背诵的内容要更多一些,但相比生物难度要更大一些。所以,化学对于天赋的要求比数学物理略低,高于生物。化学和生物一样,因为难度偏低,认可度也比较低,所以化竞生想要在名校竞争中有优势,基本也是国奖以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建议化学成绩不错且对化学感兴趣的同学尝试。

化学和信息学的顺序上产生了不少的争议。有不少用户认为,信息学被低估了,信息学的难度能比肩数学和物理甚至超过这两个学科。

小车认为,信息学排在化学之后更多的可能是因为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热度相对较低。

信息学学科发展比较短,并且与课内的内容是不关联的,其他学科竞赛可以反哺课内,而信息学对课内的作用很小;除此之外,信息学也相比其他学科要更早做准备,相对来说时间和金钱的成本和代价就更高,所以选择信息学的学生也相对较少。

但是,信息学的认可度并不低的,特别是一些信息学、计算机强势的大学,对信息学有着很高的认可度,信息学在未来的专业选择和就业上也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信息学的学习门槛就如一些网友所说,并不低。信息学主要考察学生空间思维、模拟想象的能力,和数学、物理学科的一些思维模式是有相似性的,所以难度并不小,可能一开始学起来不难理解,但是想要成为信息学的顶尖选手,需要有很强的数学能力,还需要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所以有些人说难度比肩数竞、物竞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了这么多,五大学科竞赛各有特色,每个人的看法也都有不同。从鄙视链里面,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天赋要求高的学科,先要判断自己是否有天赋;而对于门槛较低的学科,则需要你花费更多的努力。竞赛毕竟是比课内难度要高,所以想要学习竞赛,至少来说你要在该学科或者综合成绩上比较突出。同时,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有着明确的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最后,想要成为各个学科的顶尖人才,天赋和努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对于五大学科竞赛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