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第一统帅,号称”常胜将军“他一生从未有过败绩。自幼与朱元璋、汤和等人结为拜把子兄弟和朱元璋情同手足。朱元璋登基以后,徐达行事谨慎甚为小心,然而就是这样还没能逃过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魔爪,其实朱元璋也并非真的想杀他,只是为了自己的江山长治久安有三大非杀他不可的理由。
徐达
一、功高震主
徐达是明朝后最大的功臣,帮朱元璋打了大半个江山,可以说朱元璋能登称帝有徐达有不可磨灭的功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功臣不像汤和那样解甲归田,回归故里。虽然他也交了兵权但他长期呆在朱元璋的身边,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来看,自然会对他多加提防,时间久了,朱元璋疑心会更重,对他的怀疑也会日益加重。
朱元璋、汤和、徐达三人离别多年初见面
二、朱标去世
朱标做为朱元璋的长子,很早就被朱元璋册封为皇太子。朱元璋对这个皇太子可谓是倾注了所有的爱和心血来栽培他,对他寄予厚望,朱标这个太子也是众望所归,朱元璋对这个太子各方面也非常满意。史书上大多记载太子朱标懦弱无能,优柔寡断实际上这是对朱标错误的认识,这些都是朱棣登基以后为了表现自己能干,才故意让史官这么写。如果朱标还活着朱棣绝对不会有觊觎皇位的野心。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大哥表面上宽厚仁慈其实内心果断跟他的父亲朱元璋有的一拼。事实上朱标当太子的时候,很多决定都是朱标自己来做的,朱元璋对此也从未横加干涉,任由发挥。这种皇帝与太子之间的权利矛盾的关系在历史上恐怕也只有朱元璋能做到这样了。
太子朱标
可是世事难料,朱标离开朱元璋先走一步了,按理说这下朱棣有机会作为继承人了,可是为了明朝的长远计划,朱元璋决定立自己的嫡孙为继承人(即朱标的长子朱允炆),朱标在时,有威望可以勉强镇压住这帮老臣,如今朱标不在了他的儿子更不可能镇压得住他们,尤其是徐达虽然他事事谨慎处处小心,但他是四皇子朱棣的老丈人又兼任他打仗的启蒙老师,这让朱元璋怎么能不防,万一自己百年以后朱棣造反留着徐达对朱棣来说岂不是如虎添翼,所以就开始动了杀心,寻找机会。
三、徐达妻子口无遮拦,闯下大祸
徐达含泪吃下烧鹅
后来朱元璋听说徐达得了一种病就是不能喝酒和吃烧鹅,朱元璋知道后就派人给徐达送过去两样礼物,一个木匣和一封信,木匣是酒和烧鹅,信里写着烧鹅和酒是味药可以让他痊愈。 徐达很快就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他这是逼他自己去死啊,想想自己现在这样子小心谨慎了一辈子终究还是没躲过去,最后含泪喝酒吃完烧鹅,结果当晚就去世了。
徐达去世以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评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