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住600亿人民币的高估值,喜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产品方面,喜茶不断推新并扩大产品品类。《喜茶2020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喜茶平均每1.2周就会推出一个新品。如今,喜茶的产品品类不仅包含奶茶、水果茶,而且覆盖面包、咖啡、冰激凌、气泡水和水杯周边等多个领域。

销售渠道上,喜茶进行了全渠道扩张。除了不断增加直营店数量外,也布局便利店、商超及京东、天猫等多种销售渠道,增加与消费者的接触点。其在天猫推出的气泡水,在2020年天猫双11销量达到4万箱、50万瓶,在网红气泡水中名列TOP3。“一周茶礼盒”双11销量近13万盒,在心选组合型花茶榜单中名列TOP1。

同时,喜茶通过投资方式,横向、纵向拓展“地盘”。2021年下半年,喜茶至少投资了6家饮品企业:2021年7月入股咖啡品牌Seesaw,补上了在精品咖啡领域的空缺。此外,其入股品牌还包括水果茶品牌“和気桃桃”、低度酒品牌“WAT”;在纵向产业链的拓展上,则投资了拥有燕麦奶供应链的安徽绿番茄生物科技公司。

但多重手段之下,喜茶维持600亿估值依然挑战重重。

更大的压力来自于新茶饮产品的同质化,特别是在水果茶领域。以喜茶和奈雪目前的产品来看,奈雪的霸气芝士草莓对应喜茶的芝芝莓莓,霸气葡萄对应喜茶的多肉葡萄,两家的水果茶类似商品多达十款以上。

除新茶饮赛道的竞争对手外,喜茶还面临着来自瑞幸等咖啡品牌的跨界挑战。

一方面,是咖啡品类对奶茶客群的争夺。东北证券研报显示:在具有高茶饮偏好的消费者中,有30.9%同时具有高咖啡偏好。

另一方面,新式咖啡品牌推出的水果茶,成为喜茶的直接竞品。这是由于新式咖啡品牌跨界到茶饮品类的难度极低。两者的原材料均含有鲜奶和新鲜水果,不同的只是使用咖啡还是原茶。于是,瑞幸咖啡也在逐渐推出水果茶等饮品,且价格比喜茶略低。

扛着600亿估值“负重前行”的喜茶,在经历本轮逆势降价后,将有机会切下一块中低端市场的蛋糕。然而在已经进入白热化的新茶饮赛道,喜茶的竞争对手还有很多。

艾瑞咨询在2021年10月发布的研报统计,中国新式茶饮品牌数量共163个,而在高端茶饮市场,喜茶和奈雪的茶市占率分别为27.7%和18.9%,剩余53.4%的高端茶饮市场分散在不同的品牌手中。

身处同质化严重、护城河极浅的新茶饮赛道,要保持600亿估值,降价,只是喜茶“高筑墙,广积粮”的开始。

本文作者:高旭洋,来源:雪豹财经社,原文标题:《9元喜茶,如何为600亿估值“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