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一个胖人乐观开朗,遇见愁事也很豁达,我们通常会说他“心宽体胖”。大多数人都以为“心宽体胖”的“胖”读作pàng,其实胖是个多音字,在这个成语里“胖”应该读作pán(音同盘)。

胖,是一个多音字,读作pàng、pán或pàn ,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从月(肉),其古文字形像是一块肉,由月(肉)组成的字大多与身体部位有关,如臀、肝、胆、肾、肥、肠、肺、肩等,在这里表示“胖”与身体部位有关;

半表声,古文字形把祭祀用的牛分成了两半;《玉篇·肉部》中说:“胖,牲之半体也。” 所以“胖”的本义是指祭祀用的半体牲,读作pàn。

对古人来说,祭祀是最神圣的事情,选用的祭牲也是最肥大的,所以“胖”由此引申出了肥胖、肥大之义,读作pàng。

古人认为神灵、天神享用了最肥美的半牲体(胖),会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大家都可以过上舒坦、安适的日子,所以“胖”又引申为舒坦、安适之义,读作pán。

而“心宽体胖”这个成语出自《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意思是:财富可以装饰房屋,美德可以滋养身心,拥有宽广的胸怀,自然也能拥有健康、安适的体态。

这段话先是衍生出了“心广体胖”,后又有了“心宽体胖”这个成语,但这里的“胖”,指的都是人心胸开阔,体态安详舒适,所以读作“pán”。跟肥胖的“胖”pàng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由于大家普遍误解了“心宽体胖”的意思,理解为心宽才能长胖,或是胖人心都大,所以把“胖”误读为“pàng”。有专家建议保留“心广体胖”中“胖”的读音“pán”,以表达安适的体态;而“心宽体胖”则改读“pàng”,表示体态肥胖。不过该提议目前尚未通过,所以心宽体胖的“胖”仍读作“pá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